学党史 悟思想 展作为 创成效
——公共教学部党支部工作“立项活动”总结报告
一、项目简介
公共教学部党支部由公共教学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成人教育部、科研信息中心、图书馆等五个部门组成,现有正式党员24人,其中副科级及以上干部12人,思政课程专兼职教师8人。支部全体党员积极参与立项活动,结合本职工作,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积极转化立项活动成果,促进立项活动走深走实。
二、“立项活动”背景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党和人民艰苦奋斗取得显著成效的一年,更是历史性、革命性改革开放和中国文化传承的见证之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为充分展示中国共产党百年光辉历程、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深刻阐释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公共教学部党支部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准确把握“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总目标、按照“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总要求,把党史学习教育作为融入到各方面工作中,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三、“立项活动”做法
(一)发挥头雁效应,带头宣讲党史故事
党支部选派林瑞金、刘平、李华丽等三名老师为学院党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书社学生等带头宣讲党史故事,宣传红色历史。林瑞金以《从石库门到天安门—把握脉络重温党史》为题,以重要历史人物、重大历史事件为依托,展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的激荡风云。刘平老师聚焦地方党史,深挖红色资源,以《烽火坂里——中共福建省委旧址的红色记忆》为主题,分享省级爱国教育基地、省级学党史基地——中共福建省委旧址的红色故事。李华丽老师以《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为题,以中国共产党诞生的社会背景、思想基础、阶级基础、组织基础为切入点,回顾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引下应运而生的光荣历程。
(二)挖掘地方红色资源,追寻红色足迹
党支部积极挖掘德化县坂里中共福建省委旧址、国宝乡南斗村“戴云之战”革命历史陈列馆、德化蕉溪之战纪念馆等红色资源,通过主题党日集中组织、自主研学等方式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共同追忆百年大党的发展历程、重温入党初心、追寻红色足迹,进一步激发干事创业热情。
(三)结合党员本职工作,积极转化党史学习教育成果
通过党史学习教育,党支部加强党员党性锤炼,砥砺政治品格,不断提高把握大局大势、应对风险挑战、推进实际工作的能力水平。通过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开展与党史教育相关科研活动、组织学生参加“一马当先”知识竞赛、“传承中华经典,庆祝建党百年”诵读大赛、建立“学党史读书角”、“学党史,跟党走”研学实践、两课实践创作等,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和党员本职工作相结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做到学用结合、学以致用、知行合一,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学院高质量发展来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效,全方位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超越。
四、“立项活动”成效
(一)坚定理想信念,赓续红色血脉
(二)转化学习成果,激发奋进动力
党史学习教育期间,党支部通过“我为师生办实事”活动,积极组织党员学史力行,转化学习成果,走在前列,干在实处,取得不少成绩:支部党员组织和指导《盛世中国》诵读作品获得福建省第三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大学生组二等奖;支部党员以《“四史”教育融入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为题,申报2021年度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社科类),获得立项;支部党员组织学院1200多名学生参加思政课程党史实践创作、583名学生参加学院党团史知识竞赛、128名学生参与为期56天的党史学习打卡、120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书社成员参加红色资源研学实践等,让广大师生进一步增强成就感、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五、佐证材料

图一:支部党员宣讲党史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