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新文科是促进文科教育融合发展的时代需求,新文科要求我们突破传统的思维模式,在学科发展中注重继承和创新、交叉与融合、协同与共享。在新文科背景下,艺术学理论研究也亟待突破学科壁垒,在交叉、碰撞、融合中开拓发展,彰显出不同以往的全新学科样态。9月24—25日,“新文科背景下艺术理论的研究路径”学术研讨会暨2022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第十八届年会在山西太原召开,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结合方式举行,与会学者围绕“新文科理念与艺术理论新命题”“新文科理念与国际视野中艺术本土理论建构”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交流。
在融合创新中发展理论
在新文科背景下构建中国艺术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需要认真研究中国古代艺术的独特体系,在此基础上建设中国艺术学理论大厦。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会长、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彭吉象提出,艺术学理论发展既要适应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需要,又要适应当代社会急剧变化的要求,更要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下载乐鱼体育面,需要立足中国,努力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宝藏;另下载乐鱼体育面,也需要借鉴吸收世界各国优秀艺术成果,使中国艺术学“三大体系”建设更加充分地体现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
艺术学理论建构需要厘清并借鉴已有的各种艺术理论体系、基本知识及其艺术史上的承继关系。在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教授金丹元看来,艺术学理论要确立自身权威性,使理论话语具有一定的公信力和约束力,要尽快确立和不断完善艺术学理论自身的学术规范、学术话语,明确艺术学理论在阐释和创新中的规则,明确艺术学理论的独立品格和价值取向。在汲取中外艺术理论、变通传统美学精神的基础上,构建出一套有中国特色和时代气息的新艺术学理论基本框架。
新文科理念要求艺术学理论接续传统文化,回到丰富且独特的中华传统艺术理论资源中去汲取营养,谋求新变。山西大学音乐学院副院长梁晓萍提出,艺术学理论的创新发展要接续传统,在新的时代语境中通过诠释、借鉴和引申,解决新语境中出现的新问题,激发新生态中艺术学理论新的增长点。同时,艺术学理论创新发展也要回应时代命题,关注现实,回答艺术学理论在科技时代存在的必要性,回应科技为艺术赋能、为艺术活动带来的变化,探讨艺术与科技的关系等问题。
实现学科跨界与专业融通
新文科建设的出发点是通过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推动文科知识革新。就艺术研究而言,这种革新首先在于突破艺术研究的传统视野。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院长王廷信倡导艺术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相结合。他认为,研究者不仅要看到艺术自身,还要在更加广阔的视野中看到影响艺术发展的更多因素,推动艺术理论新概念、新范畴、新话语、新体系的建构,让艺术理论研究形成新的知识生产机制。此外,要推动艺术研究面向新的艺术实践,尤其关注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时代艺术面向未来的可能性,推动面向未来的艺术理论新探索。
推动以学科跨界、专业融通为特征的新文科建设,目的就是彰显民族特色,同时也是适应国际化的根本要求。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徐子方表示,在这一背景下,建设以跨界和打通各门类艺术为特征的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顺应潮流,体现了“新文科”建设精神。对于艺术学理论来说,“新文科”建设和学科调整带来的变革、机遇和挑战是实实在在的。必须寻找和建立艺术学理论独有的研究领地,在打通相关门类艺术壁垒的过程中,阐释不同艺术流派的整体风格以及艺术家、艺术品风格批评等问题。
在哈尔滨音乐学院艺术学研究所教授李荣有看来,先行一步的艺术学理论为新文科理念的生发奠定了坚实基础,厚积薄发的新文科理念成为艺术学理论学科建设的强有力推手。在新文科理念和艺术学理论的双重作用下,必将再度展现中华艺术与文化传统中多元融通理念的生命活力,重塑中国当代人文艺术与哲学社会学科多元一体创新发展的崭新面貌。
建立系统综合性艺术史知识体系
数千年的古典艺术实践传承,形成了丰富的中国古典艺术理论资源。挖掘中国古典艺术理论,建立系统综合的中国传统艺术史知识体系,有助于凸显中国艺术史知识体系本身的独特价值。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陈池瑜表示,中国传统艺术史是指中华民族独有的,且在各历史阶段不断传承与发展的艺术样式和艺术种类所形成的历史,主要包括书法、绘画,青铜器、瓷器、漆器等工艺美术,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曲等,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艺术史的大厦。他建议,将艺术史发展知识、艺术作品创作鉴赏知识、艺术史文献知识三者结合起来,组成系统性、综合性的中国传统艺术史基本理论和知识框架结构,有助于体现中国传统艺术史的一般知识形态和特征。
在尊重中国传统艺术史基本概念、范畴和命题等内涵的基础上,按照现代学术范式进一步理论化和系统化,使之体现出当代性,这将有利于当下对中国传统艺术史的系统研究,也有利于中国传统艺术史知识“走出去”,与世界交流。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朱志荣表示,当前对传统艺术史知识的研究中,已形成了一定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目前需要在文化社会学视域下对中国传统艺术起源进行理论建构,并在中国艺术史学学科内部视域下展开更为深入细致的研究,在与西方形成对话关系的基础上,强化对中国传统艺术史知识独特性的认识。在艺术门类史的研究中,需要进一步重视对中国传统艺术史知识自身的理论思考和洞见,在对中国传统艺术史知识体系建构时需要遵循一条内外部视域融合的研究路线,并考虑到传统艺术史中不同门类艺术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艺术史研究需要理论的指导,需要在研究路径与阐释方法上取得突破,否则难以走向深入。”东南大学艺术学院院长龙迪勇说,从叙事学角度研究艺术史,不失为一条突破之路。在他看来,无论是总体性艺术史,还是门类艺术史,都具有明显的“叙事”特征,鉴于艺术史的叙事特性,应尽快从学科体系角度提出相应的艺术叙事理论,并运用相关理论,结合相关艺术史叙述事实,进行相应的艺术批评活动。
探讨新文科背景下的艺术理论建设,可以关注跨门类跨学科视域下的艺术史学研究。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主任王一川认为,新文科的内涵之一是跨门类跨学科视域的灵活运用,由此将艺术理论与艺术史相互融通起来。在他看来,艺术史研究路径需要从不同艺术门类、艺术学科以及其他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中吸取观念或方法,展现出跨门类、跨学科艺术史研究的可能性,也展现出“新文科”建设背景下艺术理论与艺术史交融的可能性。
会议由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筹)、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山西大学主办。